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健康 >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2011年04月18日 20:36:27 来源:泰兴市河失镇常周小学 访问量:1025

一位母亲为她23岁的儿子伤透了心,她不得不去找教育专家。

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你是不是不再给他买带鞋带的鞋子?”母亲点了点头。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弄湿了衣服,你是不是不再让他靠近洗碗池?”母亲称是。

专家接着说:“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整整用了一个小时。你嫌他笨手笨脚,对吗?”这位母亲惊愕地看了专家一眼。专家又说:“孩子大学毕业去找工作,你又动用了自己的关系和权力。”这位母亲更惊愕了,从椅子上站起来,凑近专家说:“您怎么知道的?”

专家说:“从那根鞋带知道的。”

母亲问:“以后我该怎么办?”

专家说:“当他生病的时候您最好带他去医院;他想结婚的时候,您最好给他准备好房子;他没有钱的时候,您最好给他送钱去。这是您最好的选择,别的我也无能为力了。”

在母亲的无微不至的“爱心”中,孩子一次次地失去了锻炼的机会,最后连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也丧失了,他今后将怎样面对生活呢?

学会生活自理,是对孩子的一项基本要求。然而,现在多数孩子的自理能力太差。小学生上学放学,要父母接送;大学生的蚊帐要让父母帮着挂,衣服被子要带回家让父母洗,没有父母在身边就什么都不会,这样的事情屡屡发生在我们身边。

如今许多中学生和不少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很多学生岂止是不会洗衣服、叠被子,更甚者,一旦离开父母的呵护,一个人出门在外时,什么事情该做还是不该做,该这样做还是那样做,简直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

从小,家长们关心的都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就因为过分强调成绩,而忽视了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一个人来说,掌握充足的科学文化知识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如果欠缺道德修养、心理承受能力以及生存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就是再有才华,也算不上一个高素质的人,更不能在社会上立足,总有一天会被社会淘汰。试想一下,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将来怎么能有所作为?

所以,对于孩子,父母就要狠下心来,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的家长生怕孩子做不好弄伤了手脚,于是便替孩子做,或是在孩子做错了事情以后就训斥一顿,这样做只能使孩子的自理能力越来越差,依赖性越来越强。

孩子迟早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从小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是为人父母者应尽的职责,也是对孩子真正的爱护。

编辑:肖建华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泰兴市常周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常周村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