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体育健康 > 常周小学近视防控家校联合机制——给家长的一封信

常周小学近视防控家校联合机制——给家长的一封信

2022年04月13日 09:57:50 访问量:387

常周小学近视防控家校联合机制

致家长的一封信

加强学生手机管理指导建议

尊敬的家长朋友: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学校教育工作的信任、理解、支持和配合!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和娱乐工具,尤其得到许多中小学生的宠爱,然而,手机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存在许多危害,若将手机带入校园,更是弊大于利:

(一)影响学生身体健康

科学实验表明,频繁而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危害,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睡眠紊乱、心理烦躁、头痛、视力下降、免疫功能失调等,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机能还不健全,手机危害身体发育。

(二)影响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

相信每一个让孩子带手机进入校园的家长都是为孩子的安全着想,能方便联系孩子。然而,部分学生携带手机则用于娱乐,上课时间学生偷偷用手机上QQ、发微信、看小说、听音乐、玩游戏等,这不仅影响了教学秩序,还让孩子浪费了大量的学习时间,日益失去学习兴趣,逐渐荒废学业。

(三)影响学生思维方式与逻辑思考能力

学生长时间使用手机搜题,便会对手机产生依赖,遇到难题,经常不经思考就利用手机查阅答案,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不会主动思考,久而久之会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不利。

(四)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手机网络缺乏安全性,存在着一些学生不适合看的视频、文本、信息等,中学生的辨别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影响。有学者指出:国际互联网会制造一个充满孤独者的世界。手机一方面能降低正面交际的紧张感,另一方面,利用手机交际导致孩子面对面交流的欠缺,影响学生的正常人际交往,或沉迷于虚拟世界,与社会和现实脱节,导致学生形成孤僻性格,不懂人情世故,冷漠,严重的还会出现心理问题。

(五)引发安全问题

手机的社交功能强大,部分学生带智能手机后,交际范围迅速扩大,朋友圈也由校内扩展到校外,学生很有可能交到不良朋友,给学生的安全带来隐患。同时,手机丢失等也引来不少安全事故。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3号)文件精神,确保孩子在校高效学习,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管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需要您的支持和配合,家校协同管控,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监督,有效管理。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情况要承担起监督的职责,希望广大家长能够行动起来,监督孩子使用手机情况,合理限制您的孩子使用手机时长。开学后请限制孩子将手机带入校园,并积极与学校沟通,共同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

(二)积极沟通,增进交流。家长要营造和美家庭,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做好孩子情绪的观察,积极化解各种心理问题,走进孩子心灵,增进亲子之情,防止孩子因为情感缺失等原因而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

(三)培养兴趣,全面发展。家长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特长,如球类运动、乐器、书法等;鼓励孩子每天坚持锻炼,强身健体,磨炼意志;积极引导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实践活动或社会公益活动;指导孩子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和学习习惯。通过丰富课外活动可以预防孩子沉迷于手机,也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四)榜样引领,言传身教。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科学合理使用手机,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对于已沉迷手机的孩子家长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勿暴力打压,科学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

把“智能”手机留在家庭,将“智慧”人生带进校园。 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以下规定:

(一)学生禁止带手机进校园。如有特殊需求,须由家长本人向政教处申请携带只有通讯功能的手机,填写申请表和承诺书。

(二)如家里发生了确需联系学生的特殊情况,可以拨打班主任、科任老师电话,联系方式可询问班主任。

(三)在校期间违规使用手机,班主任、任课老师、管理人员等均有义务和权力当场收缴,并通过班主任交由政教处登记并统一保管。学期结束,由个人申请,班主任初审,学习进步、各方面表现优秀,经学校同意后,由学生家长来校领取。视情况,违规使用手机的处理过程可以写入学生本人的综合素质评价报告。

(四)学校对学生的手机保管最长期限至学生毕业,学校对其保管过程中出现的损坏等不承担责任。

(五)本规定自2021年3月起执行。

尊敬的家长朋友,让孩子在校静心学习、潜心求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校和家长共同的目标。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让孩子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责任。请各位家长切实履行好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督责任,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学校教育工作,共同关心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共同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泰兴市常周小学

2022年4月13日

 

 

编辑:陈兵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泰兴市常周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常周村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