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考试招生 > 语文考试

语文考试

2014年06月25日 16:03:33 访问量:1196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____人类文化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____工具性___与____人文性__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1950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等。浓郁的地方色彩,生动活泼的北京口语的运用,通俗而不乏幽默,是__京味小说_的开创者。

3. 下列省、市、自治区的简称分别是:江西省__赣__、海南省  、广东省___、安徽省___皖_、重庆市___、广西壮族自治区__桂__。

4. 雨果,伟大作家,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最卓越的代表。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______巴黎圣母院 ____》《_____悲惨世界___》《笑面人》《九三年》等。

5、《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儒家“四书”;《诗经》《书经》《礼经》《易经》《春秋》合称为“五经”。

6、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___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___,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主要作品有小说集《_呐喊__》(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等),《_彷徨_______》(包括《祝福》、《伤逝》等),散文集《______朝花夕拾_____》(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

7、雨果,伟大作家,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最卓越的代表。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_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笑面人》《九三年》等。
8、写出含有下面字的诗句(12分)
1、月:“举头望明月”、 ___小时不识月____、_______月出惊山鸟____
2、花:“竹外桃花三两枝”、 _一枝红杏出墙来___、___人闲桂花落______
3、雨:“清明时节雨纷纷”、 ___好雨知时节____、__寒雨连江夜入吴___

9、写出下面成语相关的人物主角。(3)

初出茅庐(诸葛亮 ) 破釜沉舟(项羽 ) 指鹿为马(赵高 )

完璧归赵(蔺相如) 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 入木三分( 王羲之)

10、将下列习惯用语的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填出来。(6)
出其不意(乘其不备 )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
(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 (成事不足 )败事有余
11、把下面歇后语的后半部分补充完整。(6)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 狗咬吕洞宾--( 不识好人心)
水中捞月--(一场空 ) 猫哭耗子--(假慈悲 )
猪鼻子里插大葱--(装蒜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
12、请在下面歇后语的括号内填上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4)
①(愚公)的居处---开门见山
(林冲 )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③(孙武 )用兵---以一当十
④(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⑤(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⑥(包拯)断案---铁面无私
⑦(孙悟空)七十二变---神通广大
⑧(诸葛亮)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13、说到古诗,人们常常提到《唐诗三百首》,这说明了“诗”是在唐朝盛行的一种文学样式,也表明唐朝诗歌的成就最大。你知道,以下几个朝代成就最大的文学样式吗?唐诗 宋_词__ 元_曲___ 明、清_小说___
14、我国四大民间传说是:《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74、“华山”是我国五岳中的西岳,《咏华山》写的是朝宰相寇准七岁时咏诗一事。我们曾经学过一篇有关华山传说的课文是:《沉香救母》,这个传说选自神话故事《_宝莲灯》。

二、选择题。

1、《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毕业生应达到的阅读总量是    【   D  】

A.25万      B.40万      C.100万    D.145万      

2、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学法最早的倡导者是      【  A   】

A.孔子      B. 老子      C. 毛泽    D. 孟子

3、5.我国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                          【    D 】

A.素质教育     B.创新教育      C.八年制义务教育      D.九年制义务教育 

4、在蒋介石不断围剿下,红军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8万多人被迫突围长征的时间是                                                 B   】

A.1933年秋天   B.1934年10月      C.1935年1月      D.1935年10月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B    】

A.粗犷(ɡuǎnɡ)   狙(zǔ)击    鳞次栉(zhì)比    战战兢兢(jīnɡ)

B.欺侮(wǔ)   租赁(lìn)   刚愎(bì)自用    恪(kè)尽职守

C.泥泞(nìnɡ)    湖泊(pō)     苦心孤诣(yì)     惟妙惟肖(xiāo)

D.浸渍(zì)   提(tí)防   引吭(hánɡ)高歌  一叶扁(piān)舟 

6、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                          【   C  】

A.人类与自然    B.发现的时代    C.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D.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D   】

A.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不能有丝毫大意。

B.成熟的苹果吃起来酸甜可口,不熟的苹果吃起来索然寡味。

C.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D.脱离实际,凭主观想象制订实施方案,这种闭门造车的做法能不脱离实际吗?

8、“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妃子”是   【      】
A、王昭君     B、西施     C、杨玉环     D、貂蝉
9、20、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红”是指【    B    】)。
A.红色 B.花 C.树叶

10、张志和《渔歌子》中“西塞山前白鹭飞”的下句是        【    C    】
A.蜻蜒飞上玉搔头 B.芳草萋萋鹦鹉洲

C.桃花流水鳜鱼肥 D,映日荷花别样红
三、简答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a、全面提高学生地语文素养。

b、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c、积极倡导新的学习方式。

d、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地语文课程。

2、新课程关于教学的建议是什么?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4)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5)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3、《语文课程标准》多处提及“语文素养”问题,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内涵?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所列的10条,是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每一个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基本要求。如果达到了这10条要求,就应该认为“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语文素养概念的提出,使语文教学在弘扬科学理性精神,注重语言的准确、简明、实用,满足国家现代化生产的基本要求,与防止把人工具化,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人文精神的熏陶、完美人格的塑造这两者的矛盾张力中寻求一种平衡。这是对《语文教学大纲》的历史性超越。

四、分析题。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教学案例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观察插图,看看司马迁正在——

生:司马迁正在专心致志地写《史记》。

师: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他的动作、神态是怎样的?

生:司马迁一手按住竹简,一手紧握毛笔,认认真真地写着。

师: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生:我一定要写完这本史书,完成父亲的遗愿。

师:大家能不能更具体地想象一下司马迁是怎么样写《史记》的吗?

生:司马迁在昏暗的油灯下聚精会神地写着写着,他是那样的认真。

师:想象很不错啊!

生:夜深人静,窗外寒风呼啸,司马迁不由自主地缩了缩脖子,但是他并没有停下来,而是搓了搓手,继续埋头苦写。

师:你说得更具体了。你们知道司马迁这样忘我的工作是为什么吗?

生:他要完成父亲的遗愿。

生:他要用实际行动来洗刷自己身受的耻辱。

生:他在想:我的死要有价值,要比泰山还要重。

生:我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能自暴自弃。

师:从你们的发言中,可以证明你们已经读到的司马迁的内心世界了,已经会读书了,真棒!这时,你想对司马迁说些什么呢?

生:司马迁,你是我学习的榜样!

生:司马迁,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生:司马迁,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英雄!

……

案例分析:教者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时候,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想象司马迁这个人物的动作、神态、内心活动,引导学生触及司马迁的内心世界,并顺势要求学生与人物“对话”,表达了对司马迁的敬仰之情。我认为教者这样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让他们意识到人活着,就要活得有意义,不能只考虑一己私利,而要追求生命的价值。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真正意义所在。事实证明,教学效果是不错的,让学生由表及里,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把握住了人物形象。

编辑:夏国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泰兴市常周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常周村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