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随笔 >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表演的反思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表演的反思

2012年10月26日 10:31:02 来源:泰兴市常周小学 访问量:864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表演的反思

泰兴市常周小学 夏国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针对课堂表演存在运用不当、过多过滥的现象,我们须走出课堂表演误区,把握课堂表演原则:
一、从“越位想象”看课堂表演的必要性原则
表演是教学中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但绝不是最终目的,“为表演而表演”的做法是极不可取的。每次组织表演时都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而不能机械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性,甚至只为了课堂的热闹与花俏。
如某教师执教《第一次抱母亲》一课学习完课文后,安排学生表演。当一男生坐在床沿上抱住“母亲”时,其它同学非但没有受到“母子情深”的感染,反而哄堂大笑,原先营造的课堂氛围被这种不伦不类的表演破坏殆尽,成了课堂教学中的败笔!
这一课例提醒我们:不需要演的地方就坚决不演!那些不分课文、不分场合都喜欢让学生来“演一演”的老师当引以为戒。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课堂表演不是让学生理解体悟课文的唯一途径,更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二、从“错位现象”看课堂表演的选择性原则
适合表演的小学课文很多,在一课中也可能会有很多可表演的内容。然而如果教师选择不当,就极可能出现该演的没演,不该演的却演得起劲的“错位”现象。
如某教师在上《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并建议演一演时,学生都抢着要演“破冰勇士”这一角色,教师为了满足他们的意愿,不惜叫上一组又一组的学生来演,还不断地用文中情节进行启发引导,而学生果然不负众望地将“老天鹅”表演得淋漓尽致,令人叫绝。不过课后的调查了解却尴尬的显示:学完此课后,学生的认识仅停留在“老天鹅”有力上。《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虽然既写了老天鹅的有力,更歌颂了老天鹅的勇敢富有牺牲精神。但由于该教师未能准确地理解与把握教材,教学安排出现偏差,在课上花很多时间不厌其烦地指导演“老天鹅”怎样用力,其实是与课文的意愿大相径庭的,这类“精彩”的表演应该说是得不偿失。
三、从“缺位现象”看课堂表演的指导性原则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由于受其年龄及知识水平的限制,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组织和引导。有的老师习惯于随意指名表演,这种临时拼凑的组合往往表现不尽如人意,甚至让人啼笑皆非。而有的教师为了使自己的课堂“出彩”,在课前花很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排演,课堂上看不出任何组织和指导的痕迹。如某教师上完《祁黄羊》一课提议学生演一演时,几个早已准备好的学生不用点名便纷纷从课桌里取出道具上台表演;而此时教师也无任何指导,只是任由他们按照课前的排练走完这个看似热闹却意义不大的过场。这样的表演完全是“作秀”,非但对学生理解课文无所帮助,反倒滋生了他们作假的意识。指导“缺位”的表演是不会有多少实际效果的,真正有效的课堂表演应是在教师的指导或学生的评议下不断改进和完善的。
四、从“不到位”现象看课堂表演的创新性原则
课堂表演是一种特殊的阅读理解手段,它能使学生对文本获得全身心的感受。对于学生来说,表演其实也是一次再创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够按照书本的原意一板一眼的表演固然可以,但若能在角色扮演、动作神情、台词设计等方面有所创新,则一定能为课堂增色不少。
课堂表演最能激活课堂的生命力。而课堂表演是建立在感悟课文的基础上的,是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活动。表演到位意味着理解到位,感悟到位。总之,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将表演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理性地纠正一些做法上的偏差,准确把握原则,做到扬长避短,才能使表演为小学语文教学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编辑:肖建华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泰兴市常周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常周村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