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目标
健全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安全责任,实现安全事故零发生,提升师生安全素养,创建安全和谐校园。
二、具体措施
1、 强化安全管理机制: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梳理修订门禁、巡逻、食品、消防、网络等方面制度。建立“校长-部门负责人-教师-学生”四级安全责任网络,层层签订责任书。制定安全工作考核办法,将其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和班级评优评先体系。
2、深化安全教育活动:在常规安全教育基础上,增加网络安全、心理健康安全、防校园欺凌、防诈骗等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动画演示、虚拟现实(VR)体验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同时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平台定期发布安全知识。定期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安全知识讲座,向家长发放安全宣传资料,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3、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隐患排查小组,每周全面排查教学设施、消防设备、电气线路、食品安全等方面隐患,建立台账。对排查出的隐患按照“定人员、定时间、定措施”原则整改,一般隐患立即整改,较大隐患制定方案限期整改,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建立安全隐患整改效果评估制度,复查评估整改完成的隐患,防止反弹。
4、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修订完善火灾、地震、食物中毒等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责任分工和保障措施。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火灾逃生、地震应急、防校园欺凌和防食物中毒演练。组建应急救援队伍,选拔教师和安保人员加入,定期开展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培训,配备必要装备和物资。
三、每月工作安排
二月:召开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制定学期安全工作计划。组织各部门梳理修订安全管理制度,形成手册并组织学习。举行安全责任书签订仪式。开展开学前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重点检查教学设施、消防设备等。上好安全第一课,对学生进行消防、交通、自我安全防范等教育。
三月:与各室管理人员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抓好安全教育日(周)教育活动。排查校园安全隐患,及时落实整治措施。
四月:做好清明节前安全教育。召开期中家长会,进行安全宣传教育。排查危险水域,设置防溺水警示标志。
五月:举办消防安全知识讲座,举行消防应急疏散演练。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开展“防灾减灾日”教育活动,举行地震疏散演练。
六月:全面排查校园安全隐患并整改。做好夏季(期末)安全教育,特别是防溺水教育。举行应急疏散演练。
七月:做好暑假护校值班安排。加强暑假安全教育,分发《告家长书》。